這次的旅行要從五一勞動節開始說起,因為其實我們公司這天是從來不放假的,但是今年老闆不知道是發了什麼佛心,居然在勞動節前兩天宣佈放假,讓大家感到又驚又喜。驚的是有人已經跟客戶約好了禮拜五,臨時也沒辦法推掉,所以還是得照常來上班;喜的是無緣無故多出了一天假,這樣就可以跑去遠一點的地方玩了。
我原來計畫是從新竹一路騎到內灣,來個內灣線火車站全紀錄,順便欣賞油桐花之美,接著往北騎到龍潭住在Paul家。第二天跟Paul在他家附近騎車逛逛,最後再騎回中壢搭火車回家。這整個計畫看起來十分的完美,沒想到我爸媽也打算到內灣去看桐花,所以就說服了我跟他們順路直接開車殺到內灣,再從內灣開始騎。為此我還特地變更行程,變成先去爬內灣附近一座小山,接著再騎車回新竹搭火車回台北。嗯...看的眼花了嗎?變來變去真的很受不了,不過隨興有隨興的好處啦!
假日的內灣觀光客真的很多,老街上都是滿滿的人,兩旁幾乎也都是賣吃的居多。其中比較特別的應屬於客家菜包(上圖2)和野薑花料理(炸野薑花(上圖3)、野薑花粽)。菜包的部份胡椒味道非常的重,但可惜的是餡料一點都不香,不是很推;炸野薑花還不錯,吃起來酥蘇脆脆的,不過整份吃完會覺得太油膩,不建議一個人吃,不然就是要配上一杯酸梅湯化解油膩。
當然,跟父母一同出遊就得先做好心裡準備,因為無論到哪裡(尤其是在台灣),那個地方的特色一定會被批評的一文不值。雖然我不否認某些地方特色是被商人炒作或是誇大其詞,但是既來之則安之,出來玩還要聽別人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,不免掃興。而且我爸走路又走得超快,根本來不及慢慢的去仔細觀察,連著名的內灣戲院也只是在外面照相留念完就走了(雖然說我大概也知道裡面是在賣紀念品的,但是沒進去逛逛就是會有遺憾啊 = =)。我是覺得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要放慢腳步,細微的觀察往往才會有新的發現,無論這個發現是你喜歡或是討厭的。就好比像你可以選擇輕輕鬆鬆的開車環台灣一圈,但是肯定會錯過很多在單車環島中的趣事。
在內灣吃完了簡單的中餐之後,大家就前往附近的南坪古道爬山。在古道的入口處有一面告示牌,上面寫著「山路毀損,禁止進入」之類的警告標語,不過我們三個好像視而不見,照樣走!進去以後才發現,原來的木棧道真的毀損得很嚴重,很多地方不是破個大洞,就是釘子裸露,木板腳一踏上還會搖晃甚至翹起來,害我這個久沒爬山的人走的很害怕。途中有經過一片油桐樹林,樹上的桐花掉的滿地都是,像是白雪一樣非常的美麗(上圖2)。在古道的中點處有一座觀景平台,從上面可以遠眺底下的內灣市區(上圖3),反方向則是滿山的油桐花,展望還算不錯。再往前走約半小時路會和一條小溪交叉,沒辦法往前繼續走(不過我想那應該是個很棒的溯溪點),所以我們就折返了。下山的時候已經四點了,而且太久沒爬山兩腿發酸,所以只好很遜的跟著坐車回家,特地帶去的腳踏車也沒騎到 Orz。
後記:
跟著長輩出去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啦~ 像我媽就有跟我講內灣大嬸婆的故事。台灣早期有個有有名的本土漫畫家叫做劉興欽,他的故鄉就在內灣,而大嬸婆則是他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。當初在大嬸婆成名之後,他把這三個字的商標賣給了一家內灣的商店,但是因為大嬸婆太有名了,沒過多久就出現了一大堆的山寨版大嬸婆。劉興欽一怒之下好像就把大嬸婆的名字給收回來了,現在內灣還有個劉興欽的漫畫博物館,不過當天因為時間關係所以沒有參觀到。

Wiki:
劉興欽(1934年4月13日-)是臺灣的漫畫家及發明家。小名阿欽,新竹縣橫山鄉內灣客家人。台北師專畢業。代表作為《阿三哥和大嬸婆》、《機器人與阿欽》系列等。
除了漫畫之外,劉興欽先後發明了138項專利[1],如「機器人助讀機」、「雨傘不滴水伸縮套」、上下左右調節水量和水溫的「丁字型冷熱水龍頭」、「有橡皮擦的鉛筆」…等。目前在他的家鄉新竹縣內灣村,有一個劉興欽博物館,展覽他的發明以及漫畫著作。
2 則留言:
第一張那是你媽嗎?好年輕,我看到還想說「哇 大八卦! 凱安竟然跟一個女生搭肩!」XD
囧~那是我媽啦!不過我媽真的年輕又漂亮齁!完全看不出來已經50幾歲了^^
張貼留言